後晉是依靠契丹的軍事援助才得以建立的。石敬瑭為了擊敗後唐,建國稱帝,將幽雲十六州割讓給遼,並對遼太宗俯首稱臣。
因此石敬瑭本人也被後人戲稱為“兒皇帝”。然而有趣的是,後晉是因契丹而建立,最後卻也因契丹而滅亡。石敬瑭在位時期與契丹關係十分親密,然而在他病逝後,隨著後晉皇位的更迭,兩國之間的關係再也不似開始那般親密無間,漸漸心生嫌隙。
遼會同五年(942 年),晉高祖崩,其侄石重貴即位後,對遼去臣稱孫,兩國關係迅速惡化。遼會同七年(944 年)初,遼太宗揮師伐晉,滅掉後晉政權。
一、伐晉的原因
關於契丹伐晉的原因,學界一般認為後晉出帝石重貴去臣稱孫的舉動,直接導致了遼朝大舉南侵。後晉出帝無視國力衰微,貿然採取不稱臣的行為,從根本上破壞了遼與後晉締結的盟約,才會造成遼軍的大舉入侵。
晉高祖石敬瑭在位初期,由於後晉政權剛剛建立,為了維持後晉政局的穩定,晉高祖還需仰仗擁有強大軍事實力的藩鎮支援。各個藩鎮之間相互爭鬥,彼此傾軋,內部力量持續損耗,嚴重耗損後晉的國力,也使得百姓苦不堪言。
晉高祖為了平衡他們的勢力也做出了非常多的努力,但是自晚唐以來形成的地方割據勢力盤根錯節,難以節制,並沒有實質性的進展。
特別是後晉重臣安重榮對於後晉和契丹締結的不平等條約十分不滿,並對晉高祖認契丹人為父而感到羞恥。安重榮時常羞辱契丹的使者,甚至還派殺手暗殺契丹使者。
安重榮多次上表請求廢除後晉與契丹不平等的關係,建議聯絡與契丹不和的吐谷渾、兩突厥、渾、契、沙陀等各部,一起共同攻擊契丹。後晉高祖對安重榮的這種行徑十分不滿,然而安重榮手握重兵,不能輕易對其進行懲罰。
晉高祖面對藩鎮未附的局勢,只能更為倚重遼太宗的支援,盡力侍奉契丹,同時也加緊安撫諸鎮,訓練士卒,獎勵農商,恢復生產。其目的是歲貢換取和平,加強自身國力的提高,擺脫受制於遼朝。
晉高祖石敬瑭病逝後,後繼之君石重貴企圖擺脫契丹的控制,從對其稱臣轉向自立。在石重貴剛繼位時,有大臣建議他將先帝的死訊上報給遼朝,並且依舊對遼朝稱臣納貢,然而大臣景延廣等人對其持反對意見,他們認為可以藉此機會擺脫遼朝的控制,只寫信而不上表,並在信中只稱孫而不稱臣,後晉出帝石重貴採納了景延廣的意見。
遼太宗接信後非常生氣,派遣使者前來責問,“何得不先承稟,遽即帝位”。看到後晉的統治者,想擺脫自己的控制的野心,更加堅定了遼太宗南下伐晉的決心。
二、出兵伐晉
遼太宗的南下伐晉,主要經歷了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後晉軍民齊心協力抵抗外敵,在幾次關鍵性的戰役中均取得了勝利,鼓舞了後晉軍民的信心。
第二個階段,後晉內部政治鬥爭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忠臣桑維翰慘遭罷免,朝綱崩壞、奸臣當道,後晉大將杜重威主動勾結外敵,面對遼軍的進攻不戰而降,其他的後晉軍隊見狀紛紛效仿,最終導致了後晉的滅亡。
遼會同六年(943 年),遼太宗“命趙延壽、趙延昭、安端、解裡等由滄、恆、易、定分道而進,大軍繼之”。面對遼軍迅猛攻勢,晉出帝不得不聽從大臣桑維翰的意見,派遣使者與契丹締結和約。
然而由於雙方矛盾的尖銳對立,並沒有獲得和解。後晉出帝石重貴為了振奮軍心,準備御駕親征,同時派遣精銳騎兵駐紮在重要的關口,特別是嚴防把守黃河流域,其目的在於阻止遼軍渡過黃河。
遼太宗在黃河岸邊修建大營,並派遣騎兵來回巡查,緊鑼密鼓的修建船隻,用數千艘船運送兵卒渡過黃河。
此時,晉軍發現遼軍蹤跡,趁其不防偷襲遼軍,遼軍只能倉皇應戰。此次戰役由於晉軍準備充分,打了遼軍一個措手不及,遼軍只能佯裝戰敗,向北方撤軍,秘密在古頓丘城設下埋伏,等晉軍的追兵而一舉拿下。
晉軍本來想乘勝追擊,但是突如其來的大雨阻止了他們的追擊計劃,為了避免中遼軍的埋伏,“徑造城下,四面而進,攻奪其橋樑”。
於是,晉軍休息整頓後,採用四面包抄的戰略再次向遼軍發起進攻。遼太宗看到晉軍氣勢洶洶而來,對周圍的心腹將領說,“楊光遠言晉兵半已餒死,今何其多也”。
儘管如此,遼軍還是誓死抵抗,死傷不計其數。經過一天的戰鬥,遼軍見已無勝利的曙光,於是倉皇北逃,一路上搶殺掠奪,民物殆盡,百姓們苦不堪言。遼太宗在初次討伐晉國失敗後,並沒有放棄伐晉的決心,於是決定休養生息,厲兵秣馬準備再次南下伐晉。
遼會同八年(943 年),遼太宗再次領兵南下伐晉。此時,後晉出帝身患惡疾,無法御駕親征,只得緊急派遣將領迎戰遼軍。
由於晉軍佔據地理優勢,很快擊敗了來犯的遼軍,遼軍只能後退撤兵,一晝夜往北撤退了 300 裡。然而,晉軍將領張從恩膽小懦弱,不敢乘勝追擊,所以才沒有全殲進犯的遼軍。後晉出帝病癒後,下詔御駕親征,遣杜重威率軍與遼軍展開交戰。
此時,遼軍已經派遣一隊人馬深入到晉軍的後方,看到晉軍進入其包圍圈之內後,從四面圍住了晉軍,將其困在一塊狹小的地面上。
由於四面都是遼軍,晉軍的糧草供給不上,面臨著斷水斷糧的絕境,只能喝泥水來解渴。而此時突然起了大風,晉軍就藉助大風揚塵的時機向遼軍突圍,在晉軍的英勇作戰下,遼軍再次潰不成軍。
於是晉軍一鼓作氣乘勝追擊,再次大勝遼軍。遼太宗“上乘奚車退十餘裡,晉追兵急,獲一橐駝乘之乃歸。”
三、滅晉之戰
遼與後晉的交戰中雖屢屢失利,然而就國力而言依舊遠勝於後晉,並且其軍隊的精銳力量依舊保持完好。後晉雖然取得了幾次關鍵性的勝利,但連年的征戰再加上旱災蝗災,國庫逐漸虛空,人民處於水深火熱之中。在此背景之下,後晉與遼國重修與好的願望日益迫切。
於是,後晉出帝派遣使者重新向遼太宗奉表稱臣。此時的契丹人民也不願忍受戰爭之苦,爭取和平的願望也越發強烈,應天太后也勸遼太宗接受和約,“漢兒何得一向眠,自古但聞漢和蕃,未聞蕃和漢。漢兒果能回意,我亦何惜與和”。
然而遼太宗不願答應後晉的求和,他深知後晉國庫難以支撐曠日持久的戰爭,而遼朝獲得幽雲十六州以後,國力有了明顯的提升,假以時日一定能夠擊潰晉軍。
這樣看來,無論是和解還是繼續交戰,對於遼國來講,都有裨益。當後晉的使者來求和時,遼太宗提出了非常苛刻的條件“使景延廣、桑維翰自來,仍割鎮、定兩道隸我,則可和”,後晉難以接受這些條件,和談也就不歡而散。
遼太宗的這番話足以表現他滅晉的決心和毅力,更體現了他想要稱霸中原的野心。此後兩國再也沒有派遣使者求和,而是緊鑼密鼓的整軍備戰之中。因為後晉國庫空虛,後晉出帝只能愈發苛刻地徵收賦稅,搜刮百姓。
後晉的百姓一方面要時刻警惕遼軍的來犯,另一方面又需要加緊生產、上繳賦稅。而後晉出帝在戰勝遼軍之後,越是驕奢淫逸,“帝自陽城之捷,謂天下無虞,驕侈益甚。四方貢獻珍奇,皆歸內府”。
從外交的層面上無法使遼軍休兵,後晉統治者企圖從遼軍的內部策反敵人,多次賄賂遼朝的大臣趙延壽。趙延壽假裝被策反,成為後晉的內應,使得後晉朝廷上下喜出望外,以為勝券在握,殊不知這是遼太宗的陰謀。
遼會同九年(946 年),後晉出兵瀛州,令趙延壽在城內裡應外合,然而城中的遼軍大將髙模翰早已率軍撤離。
當晉軍到達瀛州城外,只見城門大開卻無人應戰,疑心有遼軍的埋伏,所以不敢貿然入城,只在城外駐紮。此時,遼軍已悄然將晉軍團團包圍住,經過激烈的搏殺,取得了最終的勝利。
此後,遼太宗一鼓作氣攻下鎮州、欒城,軍勢威震中原,俘獲了大批後晉士兵。遼軍為了顯示其軍威,在戰俘的臉上刺上了“奉敕不殺”四個字,然後將其放回。
遼軍的這一舉動,無疑對晉軍的軍心起到了嚴重的瓦解作用。後晉軍中軍心渙散,無心應戰,甚至晉軍的統帥杜重威等人也紛紛籌劃投降,私下聯絡遼太宗,商討投降之後封賞的問題。
遼太宗應允並承諾事成之後有豐厚的獎賞,又對杜重威的使者說,“趙延壽威望素淺,恐不能帝中國。汝果降者,當以汝為之”。杜重威等人知道後大喜過望,收繳兵械投降遼軍。晉軍的其他主力部隊看到杜重威投降後,也紛紛效仿,暗地勾結遼軍不戰而降。
就在這樣的情況下,晉軍的主力部隊紛紛倒戈,再也無法抵禦遼軍的入侵,加速了後晉的滅亡。
縱觀整個滅晉之戰,遼太宗對遼國的國力有著清醒的認知,能夠審時度勢靈活運用戰術,在戰敗時不氣餒,具有著強大的決心和毅力。
反觀後晉,無視雙方實力的差距,挑釁強國,貿然引發戰火,在戰爭過程中又因自大心理作祟過分輕敵,最終導致了亡國的悲劇。
謝謝觀賞,關注我,瞭解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