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銀銅鐵2:宋元明清總論
古老的預言應驗了,漢唐宋元像金銀銅鐵,而新中國像一座大山,影響力會蔓延到全世界
前情提要
上一集是「漢唐總論」,這一集是「宋元明清總論」,讓你抓住古中國的脈絡--那個古老的巴比倫預言應驗了,在黃金漢朝、白銀唐朝、古銅宋朝、元朝鐵騎之後,明清像半鐵半泥,而新中國像一座大山,影響力會蔓延到全世界。
古銅宋朝(亞洲的腰腹)--亞洲的中樞,不肯捍衛自己
宋太祖趙匡胤是後周的禁軍高階將領,靠一場突發性政變,由眾將士披上黃袍,就取代後周,把整片江山變成家產。
他走過五代十國,親眼看見軍事將領造成政權更迭、社會動盪,因此立下家規(世襲皇帝擁有國家,他的家規就是國家最高法律)「重文教,輕武事」,對武將不能肯定只能防範。
怪動作 傷害自己
投筆從戎的時代過去了,眾學霸(文人官僚體系)拿著筆,跟皇帝共治天下(分享政權)。國防是國家的基礎,「放棄自我鍛鍊」多可怕啊!在重文輕武國策的推行初期,學霸群應該是相當忐忑的。
但隨著時間推移,煮蛙效應出現了,社會金字塔(social pyramid)開始固化。文官沉浸在統治階層、既得利益者的舒適圈裡,漸漸退化,失去危機意識,忽視現實和威脅,做出一些傷害自己的怪動作。
﹡每年動用赤字預算,一方面支付歲幣,賄賂大金和西夏,認為這樣就能永遠休戰,買到邊境的安定。另一方面維持140萬低素質、低訓練、鬆鬆散散的常備軍(正規軍),認為這樣就能「轉移支付」,用富人繳納的稅金對勞苦大眾提供社會保障(補助),買到國內的安定。
﹡精銳部隊(禁軍)不保護邊境,卻集中在京畿地區保護皇帝。在邊境派駐一些不堪的部隊(廂軍),面對虎視耽耽的外國人。
﹡用「三頭制」分散軍事統帥權--
1. 皇帝是真正的三軍領導。
2. 最高軍事機關樞密院握有決策指揮權,竟然由文人擔任一把手;而且不僅這樣,文人還擔任從中央機關到地方部隊的一把手,用「諸葛亮模式」遙控指揮。
3. 那武將(軍事統帥)做什麼呢?他們的表面職務是二把手(副長官),實際上更像總管,根據文人長官的遙控指令,唯唯諾諾地帶領士兵走上戰場。
在這種狀況下,仍然要防止軍事將領坐大,因此每個邊境轄區切割成幾小塊。遇到狀況,就臨時調派幾位文臣和幾位軍事統帥,分頭前往幾塊亮紅燈的轄區,指揮一群陌生人(士兵)。
史詩級笑話
禁軍將領名聲太響亮或受到誣告,就可能被免職或殺害。某些人為了保護自己,不惜毀損形象,製造一些史詩級笑話。例如楊信罹患怪病,忽然失去聲音,但死前又能開口跟家人講話了。
党進是個文盲,作風粗俗,但走進中央政府總會弔幾句書袋,因為皇帝不重視軍事素養,只鼓勵武人學習經典,吸收那些愚忠(誓死效忠皇帝的)思想。某些將領故意做幾件違法行為,讓自己顯得很低階。
真宗時期,遼軍侵犯邊境,北宋禁軍統帥傅潛有八萬兵力,卻不出擊也不協防,只派遣軍官王榮帶領五千騎兵,去追擊一小股掉隊的遼軍。王榮不敢跨越宋遼界河,停留在南岸虛張聲勢,晝夜賓士著跟空氣作戰。平日訓練量極低,這幾天拼命「跑馬」,造成一半戰馬過勞死。
把神州整碗捧走
宋朝工商業、科技和經濟無敵,軍隊陣容和維持費用動搖國本,本來可以站在漢唐的基礎上發展成鑽石;卻自廢武功,稱呼塞外遊牧民族叔叔伯伯,並且貢獻歲幣。沒有拼到最後一滴血就低頭認輸,這姿態不僅侮辱性強,傷害力更強,它鼓勵外國人一步步進逼。
宋朝皇帝和文人官僚世世代代寡佔神州,當成他們專屬的羹湯。擔心同胞會來搶奪,不惜壓制軍事系統,削弱國家武力,年年撥出一部分羹湯來賄賂、麻痺外國人。
但外國人不是溫水裡的青蛙,他們在冰雪和困難當中始終保持清醒;既然嚐到這杯美好而不設防的羹湯,就不會願意停留在塞外、等候年度配額了。
他們雖然被全球最先進的火器阻擋,仍舊先佔據華北(北宋滅亡),再佔據有華中(南宋滅亡),短短三個世紀就把神州整碗捧走了。
蒙古鐵騎(粗壯的雙腿)--能攻堅、摧毀,卻不能持久
忽必烈締造了一個盛世之後,繼承者失去鬥志,個性變得懶散,精神也渙散了。
大蒙古國忽必烈從大漠南下,消滅夏、金、南宋,建立元朝中國。他了解華夏文明和制度的優越,努力地進行漢化-- 建立學校,讓蒙古年輕人接受儒家教育;採用漢朝法律和制度,任用漢人,降低文化衝突。
四等人制
蒙古人在大漠並沒有進行漢化,只用半個世紀就憑藉武力,征服一個農工商業鼎盛的大國,成為少數民族統治階級。面對知識水平和經濟實力遙遙領先的當地居民(漢族),光是「總人口數」這個指標,就能讓他們失去自信了-- 元朝初期,蒙古人在全國人口數佔比1%,中期佔比6%。
因此,元朝政府採取高壓、軍事管理的統治方式,用「四等人制」劃分國民成蒙古、色目(中西亞商業集團)、漢人(華北人、金國遺民)、南人(華中華南人、南宋遺民);同時把讀書人(漢人南人為主)定位成卑微(第八等)。
忽必烈締造了一個盛世之後,繼承者沉浸在社會金字塔頂層的舒適裡,失去鬥志,個性變得懶散,精神也渙散了。忘掉忽必烈的遺言,不再追求自我提升,不願意付代價進行民族融合,也不再研究漢法或重用漢人。
政府忘掉民眾的需要,忽略基礎建設,讓大環境漸漸惡化;連賦稅徵收都外包給色目商人(西域商業集團),放任他們抽取高額手續費。更糟的是,過量發行紙幣,造成幾次惡性通膨。
漢人忿忿不平
大蒙古國已經征服中國,並且在忽必略時期推動漢化,克服了多民族之間的適應問題,締造一個準盛世了。如果當政者繼續勵精圖治,本來不可能冒出民族對立情緒的。
但後來民族分化政策和保甲制度不僅僅象徵差別待遇而已了,它漸漸帶來民族壓迫,甚至激發出民族對立情緒。中央當局人少、事多、個性懶,所以根本顧不到這些了。
漢人(漢人、南人的總稱,佔總人口91%)構成國家的主體,卻在地方官僚歧視、保甲長監視、色目商業集團壓榨之下,被定義成二等公民,因此落魄而忿忿不平。
黃河大氾濫
大環境缺乏整理,迅速地惡化,黃河氾濫頻率壓倒其它朝代。元朝末年,黃河氾濫的結果,往北造成白茅堤(山東)和金堤(河南)決口,又南下侵奪淮河河道。淮河流域成為重災區,受到毀滅性的打擊。第二年大旱,之後爆發傳染病,一半百姓喪生。
宰相脫脫任用賈魯擔任工部尚書,徵集民工15萬、衛戍軍2萬,投入上億元經費,修築新河道賈魯河。
漢人對人生感到絕望,長年以來也對政府極端不滿。這回當局大量徵調民工,「驅夫如驅囚」,「飢餓半欲死,驅之長河流」,為白蓮教紅巾軍起義提供了硬性條件(充要條件)。
紅巾軍起義
雖然黃河水患根治了,但民工沒心情誇獎賈魯;他們在收到起義的秘密召集訊號之後,全面而積極地響應,為這個懶得照顧他們的政權敲響了喪鐘。
漢朝奠定一個黃金基礎,唐朝在農工產業、科技、商業和國際貿易各領域走到鼎盛;宋元兩朝攀登到極勝,GDP佔全球50%,本來能發展成鑽石的。但宋朝放棄保護自己,不願意面對「國防是國家的基礎」這個事實。它再怎麼富裕、先進,還是侷限在「黃銅(中等)」等級,被軍事強權打倒了。
元朝重武輕文、重蒙清漢,忽視百姓的痛苦,不願意面對「人民是國家的基礎,失去民心就失去天下」這個事實。它再怎麼飆悍,還是侷限在「熟鐵(高強度、低韌性)」等級,短短一個世紀就被百姓推翻了。
鐵泥明清(站不穩的雙腳)--專制的地獄 重現江湖
思想箝制
宋元兩朝侷限在韓愈的「五行山」(社會階層意識)裡,明清政府再加碼,進行鐵腕式的思想箝制(鐵),造成白色社會恐怖,讓百姓生活在泥濘當中(泥)。箝制手段有兩種:
1. 八股文
明朝把考試文體統一成八股文,嚴格限定行文格式、體裁、字數、題目來源(四書五經)和內容,禁止自由發揮。
這種文字遊戲絕對不像遊戲-- 內容空洞,重點放在形式,扼殺了讀書人的思想、創意和自由意志,促使他們「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終身鑽研八股文寫法,對政治和社會現實沒興趣。當官後仍然搞不懂民間大小事務,只能委託給幕僚(師爺)和下級官吏。
顧炎武指出,「八股之害等於焚書,而敗壞人才有甚於咸陽之郊(焚書)。」
2. 文字獄
在明朝,中央政府是要提著頭走進去的,將近三成官員由於文字獄,被杖殺、鞭殺或死在牢獄裡。
許元是個平凡的底層官員(河南開封尉氏縣教諭),奉命撰寫一篇《萬壽賀表》來祝福皇帝。他負責地吟出一些格局寬闊、散發出富貴意義的句子。但「體幹法坤,藻飾太平」被解釋成「光頭(法坤讀音跟「髪髡」相同,那是塞外民族的地中海式剃頭髮型)早失太平」,許元當場處死。
清朝更恐怖。女真國「小族臨大國」,入關時人口0.3億,相當於當地(中國)居民的10%。清朝文字獄空前絕後,總共兩百多起,雖然絕大多數來自附會或捕風捉影,但當局的態度是「寧可信其有」。
相對而言,明朝官員本人喪命,算是幸運的了;清朝經常誅連九族,在平民群眾當中製造一群群冤魂。
例如「程明諲(讀「因」)壽文案」,程明諲是個秀才,接一些文案來餬口。「紹芳聲於湖北,創大業於河南」,湖北人遷居到河南,做到白手起家,多麼愉快、正常而且沒有附會空間的祝壽口氣!
但「創大業」被解釋成「當皇帝」,應該凌遲;乾隆開恩,判處「斬立決」(死刑,當年秋後執行;不是緩刑「斬待審」)。提到「創業」就走上絕路,那還有誰敢誇獎企業家或承認自己在創業?
娘娘腔氣質
清朝的禁書總數,相當於明朝的13倍,專案包括違礙書籍、科舉時文、劇本小說、妖書。乾隆年間編修《四庫全書》,收錄七十多萬部書籍,同時也焚燬了相同數量的禁書,包括宋應星的科技著作《天工開物》。
大眾能背誦的作品,為免貽笑大方沒辦法剔除,但還是要修正一下。岳飛《滿江紅》「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改成「壯志飢餐飛食肉,笑談欲灑盈腔血」。辛棄疾「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南朝皇帝劉裕的小名)曾住」,清朝文人受不了辛棄疾稱呼皇帝小名,把它改成「人道宋主曾住」。
明清的嚴苛,不僅僅讓讀書人忘掉社會現實和自由意志。失去好奇心和獨立思考能力,再也不可能探討科學哲學理論,更別談學習技術,也無從研究、發展、創新任何東西。讀書人謹慎、細膩,或多或少具有娘娘腔氣質,而且全體投入繁瑣的考證學,對學問是完全不做了。
經濟封鎖
明朝前半頒佈海禁令(鎖國),後期貪腐。清朝更糟,已經攀登到貪腐的巔峰了-- 從開國時期就圈地、賣官,而且大部分時間維持海禁令,在短暫的開放期間,對外往來限定在少數幾個港口。
即使只是腳、只是鐵和泥,原本也能融合成堅固的綜合體,發揮鐵的力量和泥的韌性,牢靠而穩定地站著。但當政者私心太重,胸襟太封閉,一個開放的科技經貿大國,從心情到經濟都變得好窮好窮-- 不跟外國人來往,不互通有無,精神和實質的絲路都荒廢了,再也活潑不起來。
新中國大山 影響全世界
明朝是個中型暴政,把百姓封閉在海禁、東廠、八股文的專制地獄裡,必須打碎重來。富強而先進的大明帝國,被荒寒世界的一小撮蠻族征服,掉進「中原陸沈,乾坤反覆」的恥辱。
清朝更嚴苛,是一個能跟秦朝別苗頭的完美暴政,最後被八國聯軍壓制,成為半殖民地,面對亡國危機。
天上飛來一塊岩石,把清朝砸碎了-- 它被踩在腳下的百姓,用羞辱性的標語推翻。《十六字政治綱領》(《十六方針》)的口號是「驅逐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
這塊岩石代表新中國,岩石的英文拼音rock暗示國名。它砸碎清朝那雙閉塞、貧窮、搖搖晃晃的腳,為「百姓當家做主」的時代拉開序幕。新中國照顧人民,因此會得到上帝的祝福,發展成一座山,它的影響力會延伸到全世界。
開放則聰明而富強,封閉則落後而貧窮。中國人是活潑而開放的,我們的身體裡,流著亞洲各地的血液。以下是漢唐宋元各朝的總論,看看過去,你就能撿回漢唐的胸襟,變成活潑而開闊的人。
你是英雄的後人,你也可以當一個英雄!
未完待續
「漢唐宋元明清總論」講完了,下一集是比歷史課本更精彩的「秦朝迷你通史」,帶你走進秦朝;接下來還有各朝的迷你通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