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最近熱播的《風起洛陽》做宣傳,提到了“叉手禮”。
這個古禮當年在《長安十二時辰》播出的時候,已經被討論過一波了。
《長安十二時辰》中的叉手禮
叉手禮可以用在佛教場合,也可以用在世俗場合。
佛教的叉手禮是手掌相合,手指交叉,表示心誠專一的禮貌動作。(該解釋出自《禪宗詞典》)
用於世俗的叉手禮,屬於揖禮的一種,它的使用人群、行禮方式都有一個變化的過程。
《後漢書》等史料裡反覆出現過叉手禮。在東漢和魏晉時期,只有權貴才能行叉手禮,分合掌、垂拱(兩手相交於下)、高拱(兩手相交於上)、交手等形式。
到了唐代以後,就可以透過墓葬裡的壁畫來觀察當時人們是如何行叉手禮了。
先來看晚唐時的一個壁畫:
河南安陽趙逸公墓壁畫
該墓葬的壁畫中,出現了一站一跪兩個僕從的形象,對墓主人行叉手禮,其中一人的手形看的比較清楚:兩手交於胸前,左手握住右手,右手拇指上翹。
有人說右手其餘四指是伸直的,但我認為這幅壁畫中顯示的是右手握拳。若右手手指伸直,應該能露出一截,不會完全被蓋住。這點不論是壁畫還是現實人物做,都是這樣。
而不論唐代的壁畫還是陶俑,都沒有露出右手手指。
到了宋代,叉手禮的行禮方式有了變化:行禮時兩手交於胸前,左手握住右手,但右手、左手的拇指都上翹。
宋代叉手禮的行法在五代時期就有了,著名的傳世畫作《韓熙載夜宴圖》中幾位“叉手示敬”的男子,其雙手的行握方式與宋墓壁畫上的一樣。
《韓熙載夜宴圖》,注意觀察第一張最左邊的男子,很明顯右手是握成拳的。
南宋陳元靚在《事林廣記》中對當時的叉手禮行法做了詳細描述:“凡叉手之法,以左手緊把右手拇指,其左手小指則向右手腕,右手四指皆直,以左手大指向上。如以右手掩其胸,手不可太著胸,須令稍去二三寸,方為叉手法也。”
宋元刻本《事林廣記》“習叉手圖”
其中的動作要領是:
1、左手握右手大拇指;
2、右手所有手指都要伸直;
3、左手小指要指向右手手腕;
4、右手不可以太靠近胸口,至少要隔兩三寸的距離。
南宋壁畫裡的叉手禮
叉手禮不像拱手、作揖那樣行完禮手部動作即結束,而是行完禮放在胸前繼續這一動作,手並不放下,類似後來捫心俯身以示敬的動作,所以又有“叉手不離方寸”之說。
晉祠北宋叉手婦人
到了遼代中後期,隨著“因俗而治”政策的推行,契丹和漢兩大主體民族的融合程序加速。時任樞密副使的韓琦就在仁宗慶曆三年(公元1043年)上疏,稱契丹“典章文物,飲食服玩之盛,盡習漢風”,這一情況在“叉手”題材的壁畫中得到了充分的反映。
現在通行的觀點認為,叉手禮不論在哪個朝代,都是男女老幼通用的,沒有反過來用的。
《長安十二時辰》裡,女性角色將叉手禮用反了。
目前遼寧黑水鎮七賢營子村水泉一號、二號遼墓和河北宣化遼代張匡正墓、內蒙古、陝西等地的金墓裡,出現過反著用的叉手禮,但沒有更多的文字和出土實物相印證,很有可能是當時畫工在繪製壁畫時粉本運用的失誤。
因此,不同時代的人行此禮是有細節上的不同的。假如要學習和復原叉手禮,記得要分時代喲!
《鶴唳華亭》裡的錯誤叉手禮
《風起洛陽》的主創集體行叉手禮。其中有幾位也做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