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樣一句話:明修長城清修廟,話雖短卻富含哲理。
明代修長城,抵禦蒙古的入侵,但是終究還是失敗,土木堡之變,震驚天下。到了清代,吸取明代只重軍事防禦的教訓,大修廟宇,在精神上把控人的思想,有清一代,蒙古都是大清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再叛亂。
明代長城
清代外八廟
明朝花了很多的資源去修建長城,但是沒能擋住滿清的入關。而清代沒有修建長城,而是在承德修建外八廟,透過與遊牧民族的安撫和結盟政策,順利的控制了草原地區。
乾隆帝這樣說,“一座喇叭廟,勝抵十萬兵”。
乾隆帝
在中國歷史上,不乏有草原民族入主中原,但是這些政權,除了元代,無一不在得到農耕區後,便失去了對草原的控制,絕大部分被後起的草原部落所滅。
遼——金——蒙古——後金
康熙大帝這樣說,“昔秦興土石之工,修築長城,我朝施恩於喀爾喀,使之防備朔方,較長城更為堅固……,形勝固難憑,在德不在險”。
康熙帝
其實,有些事不是真心所願,只是一種政治需要。
乾隆帝曾這樣說,“佛本無生,豈有轉世,但使今無轉世之呼土克圖,則數萬番僧無所皈依,不得如此耳”。這就是最高明的政治手腕,也就是帝王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