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網上爆出一個數據,驚了眾人。
90後1.7億人,僅有1000萬對結婚。
後面闢了謠,說是假的,但不耽誤訊息傳瘋了,並且無人懷疑。
大家說,90後不想結婚太正常了,我身邊就沒幾個人年輕人想結婚生子。
可慢慢地輿論又變成了我們曾經熟悉的論調——
90後是更自私的一代。
這句話多熟悉,好像90後從小就是聽著這句話長大的。
小時候90後是獨生子女,被全家人溺愛著長大,學不會分享是自私。
長大了花錢“大手大腳”,不像老一輩懂得節儉是自私。
工作後躺平裸辭,受不了一點委屈更是自私。
而現在不結婚不生孩子的90後,直接被打上了只顧自己享樂,一點不想付出的標籤。
當然,抗疫新聞、河南水災、奧運盛事,90後有模有樣,肯擔當能吃苦,也被冠以肯定和榮譽。
可一旦到了“生活”這,90後立刻又被打回了扛不住事的一代。
她姐身邊有太多共事的90後和朋友,提到這他們也很委屈。
今天不妨來聊一聊,90後是如何跟自私脫不了關係的?
90後的乾癟形象
繞回這個烏龍新聞,首先說90後結婚生子這事。
我無數次聽到,90後的父母說自己的孩子:
“怎麼就養不起了?我生你的時候咱們家也沒錢,不也給你養這麼大?”
然後就是一通舉例說明,想當年......
她姐知道,這個話90後有一肚子的邏輯道理可以懟回去,句句在理,條條分明。
這是我的生活,我沒有合適的人就不想結婚,我現在不適合生孩子。
但最後都抵不過一句:“還是想著你自己,你省點孩子不就有了。”
工作上也是。
除了考編制,其他都不是好工作。
但凡辭職,無論90後怎麼想盡辦法向父母證明變態的工作量、領導的壓榨。
最後也還是得到那句:
“吹著空調玩電腦,你又不出力有什麼累的?“
“在哪上班輕鬆啊,外邊不可能像家裡這麼慣著你。”
《關於我媽的一切》
是不是覺得很熟悉?
90後沒長大、自私任性,是過來人解釋90後一切自己不理解的行為的統一答案。
除此之外人情世故上,還會說90後很冷漠,沒有人情味兒。
豆瓣上,有個女孩發了條很長的帖子。
說每到過年拜年,要去很多不熟的親戚家裡時,總是推脫不想去,因為人對不上號還要熱情。
有親戚家的弟弟妹妹來家裡,也不喜歡讓他們碰自己的東西,妹妹還摔壞了自己最喜歡的粉餅,拉著妹妹讓姑姑賠。
爸爸媽媽說我這樣做,特別讓人心寒。
《二十不惑》
和父母爭執到最後,她的媽媽又把錯誤歸咎到了自己身上。
邏輯是:他們做父母的沒教育好,沒有教會孩子感恩。
她問自己是不是做錯了?這樣是不是真的不懂感恩太自私?
還總有人說,90後很脆弱,因為抑鬱症越來越成為年輕人的高發問題,這不就是心理承受能力太差?
《我在他鄉挺好的》裡,胡晶晶的自殺,讓觀眾心疼了一整部劇。
在她跳橋前,她和媽媽的那通電話裡:
你怎麼就不能讓媽省省心啊,早知道你這樣,我就......
而此時的胡晶晶,已經是一個在靠藥物控制病情的抑鬱症患者了。
省心,恐怕是90後聽得最多的一個詞了。
而不省心的另一種翻譯,就是自私不懂事、你讓我費心。
因為90後的自私、冷漠、吃不了苦、受不了委屈。
所以方方面面總是生出那麼多是非,讓父母操了那麼多的心。
這些關於90後的評價無時無刻不在世俗討論裡滲透著。
《以家人之名》
蘇芒曾說,內卷是年輕人慾望過高而惰性太差導致的。
今年年初,白巖松甚至在演講裡,語重心長地勸告90後:
“難道我們現在指望的是房價很低,然後工作到處隨便找,一點壓力都沒有,只要喜歡的女孩一追求就同意,不會吧?”
不會吧?
這三個字,於90後而言,殺傷力太大。
這次演講,也直接把白巖松推上了熱搜,感受到了年輕人猛烈地回擊。
90後真正生氣的,不是被質疑沒出息、異想天開。
而是明明已經在努力掙扎向前了,最後被這三個字的反問,輕而易舉地消解於無形了。
《親愛的自己》
90後,難道就這麼不成器嗎?
90後難道真的自私,真的吃不了苦,受不了罪,只想要天上掉下餡餅嗎?
90後的撕扯
在這樣的社會氛圍指責裡,很多90後並沒有表面上那麼坦然。
自我撕扯感,是90後普遍存在的一種社會性體感。
一邊是尊重自己內心的真實需求,一邊是父母家庭社會的要求。
被說的多了,90後甚至也會自我懷疑:
究竟是他們不懂得體諒我們,還是我們真的太自私了,而不自知?
不如我們先來想一想90後都是怎樣長大的,這種代際上的撕扯感究竟從何而來?
老一輩人好像特別喜歡跟90後說:
你們可趕上好時候了,吃的用的,放我們那會哪敢想啊。
《二十不惑》
倒也不是老一輩人賣慘。
確實也是如此,40後的祖父輩,小時候可能連飯都吃不飽。
60後的父輩,小時候過年也不一定有新衣服穿。
而90後,一出生,就衣食富足,彩色電視機、家庭電話開始普及。
各式各樣的零食,五花八門的玩具,形形色色的動畫片......享受不完的童年快樂。
《隱秘的角落》
這麼對比下來,90後確實好幸福。
好時候是趕上了,但時代造就的各種錯位和衝擊也是前所未有的大。
李健回憶:“98年畢業時,一個月工資4000塊。可現在很多人還拿不到4000。”
時代發展得太快了,快到我們還沒有跟上,就被拋下了。
最近一直流行一個段子,問,為什麼年輕人覺得焦慮?
答案是,因為我們要在23歲畢業,25歲工作穩定,27歲結婚,30歲生孩子。
然後人生剩下的時間是,養孩子,給孩子攢錢結婚,給孩子帶孩子。
《二十不惑&三十而已》
用人生的三分之一,完成80%的kpi。
再用人生的三分之二,完成20%的重複性工作。
聽著又滑稽又心酸。
看似“人均大學生”的90後,再次淪為和父輩一樣的“打工人”。
可見,90後的富足,是時代的富足,而不是個體的滿足。
被時代擠壓的90後,造就了內卷、996的新局面,擁有了小鎮做題家和社畜的新身份。
更創造出了佛系,躺平的人生新姿態。
《未生》
90後,艱難向前是真的,而被“阻止”向前也是真的。
怎麼說?
你不能學這個專業,以後不好找工作。
你不能去北京,回家找個工作踏踏實實多好。
你不能不結婚,什麼年紀就該幹什麼事。
這是大多數90後父母的人生哲學,不能用錯來形容,但簡單粗暴是真的。
《二十不惑》
最重要的是,90後的逆反操作,也不能證明,選自己喜歡的專業、去大城市打拼、晚婚甚至不婚就是對的。
所以,最近似乎又出現了一種反常的現象,越來越多的90後“參悟”了一個真理:
媽媽不讓你嫁的人,一定不要嫁。
爸爸讓你進體制,就不要折騰。
在“合適”的年齡,找個“合適”的人結婚,端一個鐵飯碗,才是人生贏家。
《歡樂頌》
當90後發現,人生並不是拒絕了A,B就一定正確時,他們重塑人生的最簡便方法是,老老實實接受A,並將其合理化。
《這世界很酷》
90後的撕扯,看似是做”孝子“還是做”逆子”的糾結。
但實際上是進退兩難,已經沒有一條路是完全正確的。
所以,你說90後幸福嗎?
物質的富裕是幸福。
但物質的富裕好似又堵住了年輕人叫苦的權利。
面對今日巨大的社會變化,巨大的階級差異,這是前輩們一句,你趕上好時候,就能安撫的嗎?
顯然,不是這樣的。
90後的清醒:愛自己
所以即使下面說的話很容易捱罵,她姐還是想為90後說句話,也來懟一懟這種陳詞濫調。
90後的自私背後,折射的可能是一種時代發展下必然經歷的“清醒”。
不信縱觀現在的熱點事件輿論變化,無論是原生家庭還是重男輕女,都隨著90後這一代有了新的解釋。
90後不想被父母安排相親和工作,是因為他們明白,一旦接受,再反抗意味著推倒了決定,也推倒了親情。
90後不想做扶弟魔,是因為他們明白,沒有誰的人生應該成為別人的外掛。
《我的姐姐》
90後的“自私”,可能是一種經歷過巨大撕扯後的自救。
與其說是自私,不如說是希望所有人都擺脫依賴和犧牲,勇敢愛自己。
你一定聽過一道測試題,就是把父母、伴侶、孩子和自己,做一個價值排序。
年長一些的人,大概都會這麼排:孩子、父母、伴侶,自己。
《父母愛情》
這是再“正確”不過的,有“責任感”的答案。
因為在我們的傳統觀念裡,把自己排第一位,就叫自私。
但之前papi醬在一檔綜藝節目中把它重新排序:自己、伴侶、孩子、父母。
她解釋說,因為父母和孩子都是自己只能陪伴他們一段人生的人,伴侶是要和自己相濡以沫一輩子的,而自己才是能陪伴自己從頭到尾一生的。
所以最應該愛的是自己。
她這個排序在微博上引起激烈的辯論,卻也得到了很多年輕人的認同。
“我不敢這麼說但就是這麼想的啊!她說出了我的心聲!“
並且90後不止是會自己愛自己,更希望父母也能學會愛自己。
《奇葩說》有一期辯題,叫:父母要離婚,該不該等孩子高考結束後。
那期節目現場請了50個父母,50個孩子。
這道題從辯論前的初始投票,到辯論結束後,幾乎毫無變化。
絕大部分家長依舊堅定地選擇等孩子高考完再離。
當然,50個年輕人反之。
90後選擇的內因很簡單,你不要為了我而活。
這句話聽起來冷漠,可是它的潛臺詞不是對父母的心疼嗎?
我們小時候都聽過媽媽的那句話:
媽這輩子就為了你活,你好媽就滿足了。
90後對這句話的反彈,並非無情,並非不想擔負責任。
而是,學不會愛自己的父母,並不能真正帶給孩子快樂。
希望父母“自私”,是我們這一代人的心願。
聽起來冠冕堂皇,不食人間煙火,可是愛自己,是高壓社會下的特效藥。
愛自己不是罪惡,愛自己並不意味著消解對父母、孩子、伴侶的愛。
愛自己,是我們天天宣之於口“做獨立自我”的根本。
所以啊,那些90後看似“自私”行為背後的種種,說不定正在建立一種更平等的人與人之間的相處關係。
即自己學會對自己的人生負責,過自己喜歡的生活方式。
如今,壓力也正在向00後轉移,00後也已經被打上早熟、愛玩遊戲、不務正業的標籤。
聽聽,何其相似,當年的80後不也被說過自私嗎?
與其粗暴地給每一代都打上“不成器”的標籤,不如破除經驗主義想一想,我們可以從更年輕的人身上學到什麼。
點個「在看」。
拒絕給每一代人打上更自私的標籤,就從我們這次小小的反思開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