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紙坊,位於宣武區南部,右安門內大街西側,得名於明代外城的白紙坊。
坊(fāng),辭典解釋為“里巷的名稱”,是我國古代城市劃分居民區的一種形式,屬基層行政組織之一,大致相當於今天的街道辦事處。古代建造城市時,將其內部劃分為若干個地區,這些地區就叫作“坊”。坊最早出現在北魏時期的洛陽城內,其前身據考證是西漢時期的“閭里”。唐代時的坊四周築有圍牆,出入口建有坊門和門樓,坊門按時開關,有士兵把守,夜晚不準普通人自由出入。坊門上署有坊名,較大的坊中有街道和較窄的巷道,四面開門,較小的坊只有東西兩門和一條橫街,街的寬度大約為15米~20米。坊與它坊之間有道路相隔。坊的外側主要是權貴和官吏的府第,直接向外開門,而普通百姓的住宅則在這些宅院之間或後面,由巷道出入。現在,很多人仍將鄰居稱為街坊,就是來源於此。
古代的北京,由唐至清初,均採用“坊”來劃分城市區域。唐代時的幽州城內劃分為28坊,有肅慎坊、盧龍坊等等。遼代的南京城內劃分為60多坊,有清平坊、美俗坊等坊名。元朝統治者仿照漢制,也用坊來劃分街巷,但並不十分嚴格。元大都內共有50多坊,有平在坊、和寧坊等坊名。這時的坊已沒有了坊牆和坊門,只是行政管理上的地段而已。明初北平府劃分為33坊,永樂皇帝遷都北京後,將北京城內劃分為中城、東城、西城、南城和北城等五城,下轄40坊。明代嘉靖年間修建外城後,將內城劃分為28坊,外城劃分為8坊,共36坊,白紙坊即為其中的一個,這時坊的作用已不太明顯。清代初期,沿用明代舊制,仍將內外城各分為東西南北中五城,但下轄的坊減少為10個,清代末年,徹底廢除了城坊建制,將北京全城劃分為22個區,內城12個,外城10個。
“坊”字作為地名流傳下來的只有兩個,除了白紙坊外,還有現位於西城區中部的錦什坊街(太平橋大街西側),多數專家學者都認為它得名於元代設在此地的金城坊。但是白紙坊連名稱都沒有改變,究其原因,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白紙坊面積最大。查《明嘉靖北京五城三十六坊示意圖》可以看到,白紙坊的面積在內外城各坊中面積居於第二位,僅次於正東坊(今天壇周圍地區)。其實白紙坊的範圍北至善果寺(今廣安門內大街一帶),西達天寧寺,南到萬壽宮(今萬壽公園)。由於明代嘉靖年間修建外城的城牆,將白紙坊一分為二,導致面積縮小,因此白紙坊的面積才是諸坊第一。
二是由於這座坊的名字與此地居民生活息息相關,由於當地人世代均以造紙為業,出產白紙,坊名同百姓們的生活聯絡非常密切。據《北京地名志》記載,在40年代時,這裡還有半數以上的居民以手工製紙為業,北京市所產的豆兒紙(廁紙)就是這裡產的。在白紙坊的西北不遠還有黑紙坊。
雖然白紙坊之名流傳至今,但它和古代時的意義已截然不同,白紙坊的坊字在歷史的變遷中發生了意義上的轉變。原來的坊(fāng)改讀作坊(fáng),意為“手工業者幹活的地點”。
白紙坊東街,東起菜市口大街,西至右安門內大街,長840米,寬12米,兩側人行道寬3米,原為橫穿白紙坊內的小路,50年代拓寬成今狀,1965年將三教寺併入定今名。
白紙坊西街,東起右安門內大街,西至廣安門濱河路,長1185米,寬12米,兩側人行道寬3米,原為橫穿白紙坊內的小路,50年代拓寬成今狀,1965年定今名。
白紙坊街,北起白紙坊西街,東至新安中裡,西至南菜園街,呈“⊥”狀,南北段長120米,東西段長650米,均寬10米,這裡與北側的造紙衚衕、白紙坊衚衕均為白紙坊的所在,元代至清代為造紙作坊的聚集地,民國元年(1912年)後在此地設立了財政部印刷廠(今北京印鈔廠),建國後50年代公私合營,民間的造紙作坊都消失了,但白紙坊的名稱卻一直保留到了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