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學期間,相信大家都學過《桃花源記》,《桃花源記》是陶淵明寫的一篇世外桃源的詩詞,其中關於環境的描寫可謂是栩栩如生,讓人心之嚮往,陶淵明本人淡泊名利,十分嚮往田園生活,同時也是田園詩派的創始人。
當時在學習《桃花源記》的時候,只是覺得其中的景色描寫得十分美麗,但是如今再細細讀來,卻讓人不由得細思極恐,其中有很多的細節都能反映出《桃花源記》可能描寫的並不是一處世外桃源,那究竟是怎麼回事呢?就讓我們從接下來的文章中尋找答案。
一、桃木用來辟邪
在《桃花源記》的開篇就寫了有一個漁人在捕魚的過程中,因為忘記了路程,所以不小心闖進了一片桃花林,而他隨著桃花林一直走到盡頭,才發現了《桃花源記》這樣的地方,而其中的美景更是讓他覺得喜出望外。
但是作為一個漁人,捕魚是他賴以生存的本領,怎麼可能會忘記了路程呢,這一點實在是說不通,就像人怎麼可能會忘記自己的本能呢?所以很有可能是捕魚人在捕魚的過程中,遇到了一些危及生命的事情,在恍惚之間,讓他感覺到自己來到了桃花源。
漁人首先看到的是一大片的桃花林,桃花林其中並沒有夾雜其他品種的樹,而且桃花林開得非常好,桃花紛紛揚揚地飄落下來,十分的美麗,而桃花盛開的季節一般是在清明節前後,所以仔細一想就能知道為什麼桃花會開的這麼好。
除此之外,在我國曆史上的記載,桃木一般都是用來辟邪的,道士們都會製作桃木劍用做自己的武器,在很多電視劇或者是影視作品中,都能看到桃木劍的存在,所以桃花林很有可能是用來辟邪,而大片的桃花林則是用來鎮壓一些邪祟。
二、服飾悉如外人
捕魚人在桃花林的盡頭看見了一個洞口,而他在進入洞口之後,發現洞口裡面別有洞天,裡面不僅有居住的房屋、田地,而且還有一些人,更讓人奇怪的是,居住在這裡的這些人看起來和外面的人並沒有什麼兩樣,並且衣服也是和朝代相符合的。
在《桃花源記》里居住的人們,在看到捕魚人的時候,也是十分的驚訝,在透過他們的聊天之後知道《桃花源記》裡面的人之所以會到這裡居住,是因為在秦朝的時候,他們的祖先為了躲避戰亂,所以才找了一片隔絕於室外的地方。
但是他們說他們在這裡面居住從來都沒有出去過,也不知道現在是什麼朝代,在聽到捕魚人說完之後他們紛紛感到很驚奇,因為他們不知道漢朝,也不知道魏晉南北朝,而奇怪的地方就在於他們從來都沒有出去過,所穿的服飾卻和朝代是相符合的。
這是很奇怪的一點,而只有一個解釋能夠說得通,就是《桃花源記》裡面的人,其實都是去世的人們,他們所穿的衣服,也就是他們的親人給他們燒去的,所以他們穿的服飾是符合朝代的,也就是和外面人的衣服是一樣的。
否則根據《桃花源記》裡面的人所說,他們的祖先從秦朝躲避戰亂的時候,就來到了這個地方,期間就一直都沒有出去過,就連捕魚人跟他們所說的朝代,他們也絲毫不知道,又怎麼可能會穿著符合當時朝代的衣服呢?
三、房屋整齊劃一
而還有一個地方能夠證實這個解釋是真的,就是在《桃花源記》中,房屋都是整齊劃一的,有很多的人不明白房屋整齊劃一,有什麼好奇怪的?因為我們現在住的都是樓房,為了節省佔地面積,樓層都是越來越高,並且十分的整齊劃一。
但是在當時的古代,並沒有樓房這個說法,大家都是自己蓋的房子,所以也不存在什麼整齊劃一,只是根據自己的想法來建築自己的房子,或者因為有的人貪心一些,想要佔的面積多一些,他就會想辦法把自己的房子擴大。
大家都根據自己的想法來建房子,那又有什麼整齊劃一可言呢?所以很有可能這些房子就是所謂的墳墓,只有在建造墳墓的時候,才會整整齊齊,沒有哪個墓地裡是歪七扭八的墳墓,這也是為了表示對先人的尊敬。
所以當時的房屋不應該是整齊劃一的,恰巧就是因為整齊劃一,所以才會讓人覺得奇怪,因為當時又不像我們現在的建築,是樓房一樣,他只是人們自己建築的房屋,所以沒有統一的管理,怎麼能夠做到整齊劃一呢?
四、多次尋找未果
在《桃花源記》的結尾處,捕魚人在返回的過程中還處處做了記號,並且回到家中就向當地的郡守彙報了這件事情,郡守在得知這件事情後也是十分的好奇,便派人根據捕魚人的記號去尋找桃花源記,但是去的人每次都是迷失了方向,找不到標記。
後來也有其他的人在聽說了這件事情十分好奇,並且親自去找過《桃花源記》,後來南陽有一個志向高潔的人,叫做劉子驥,在聽說了這件事情之後,十分的有興趣,於是便決定自己前去探索一番,但是還沒等他去探索桃花源,他就因病去世了。
雖然很多人都十分好奇《桃花源記》,並且多次去尋找,但是都沒有結果,雖然有捕魚人做的記號,可是每當有人去的時候,都會迷失了方向,這也寓意著《桃花源記》和我們並不是一個世界的,所以才會在尋找的過程中迷失了道路。
五、總結
雖然當初在學習《桃花源記》的時候,覺得陶淵明描寫得十分美好,但是在認真思考之後,就會發現很多細節是對不上的,這也就意味著《桃花源記》很有可能是陶淵明所描寫的另外一個虛擬的世界,也就是人們說的死亡之後的世界。
古時候,人們固執地相信死後有另外一個世界,十分在意自己所做的罪惡,導致死後是上天堂還是下地獄,所以陶淵明所描寫的《桃花源記》,可能也正是描寫了他所向往的死後的世界,而且也是對於社會的一個影射,因為戰亂的原因人們渴望有一個安居樂業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