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十世紀七十年代之前,農民在收割麥子時,除了用手薅、鐮割外,還用一種效率比較高的收麥工具,叫作綽子。一個人用綽子鏺麥,其效率是用鐮刀割麥的四五倍。
綽子這種收麥工具,那時在北方各省平原地區普遍使用,不過因其有一定的技術難度,用不好會傷到自己,並不是每個人都可以熟練掌握的。因此,綽子的運用,並不能完全代替鐮刀割麥。
據傳,這種比較先進的割麥工具,是諸葛亮發明的。三國晚期,諸葛亮六出祁山,在隴西和司馬懿爭搶收麥子時,為了提高收麥效率,就發明了這種收麥神器。後來就流傳下來,並逐漸擴充套件到北方產小麥的平原地區。
綽子由竹編、釤刀、手把和繩索四部分構成。綽子的主體是一個由竹篾編成的半圓形大網眼竹筐,形狀像簸箕,比簸箕稍大,長寬各三尺多。在箕口處安裝一個二尺多長、四指寬的釤刀。
釤刀很簿,很鋒利。箕口兩端,一端裝木柄,一端繫繩子。木柄約有三尺長,繩子稍短。木柄末端安有一短橫木,便於手握。繩子末端,系一個方框形轉軸,便於手拉。
鏺麥時,鏺麥的農民右腿前弓,左腿微曲,右手握住木柄,左手拉住繩子,從右向左,對著麥根處猛然發力,呲啦一聲,一束束籽粒飽滿的麥子,迅即落入綽子框中。麥綽子一次能鏺三耬麥(九壟),前進一尺左右。然後,把綽子裡的麥子,順勢倒入後面的網包裡。
"網包"是和綽子配套的附屬工具。就是一個直徑約四尺多寬的圓形木框上,用麻繩編成一個大眼網兜,下面裝置一個直徑一尺左右的木輪子,木框上再安兩個把,好似一個獨輪手推車。民間有一個歇後語:″網包抬豬娃兒,蹄爪露出來了",就是指這種工具。
網包車由一人操作,緊跟在鏺麥手的左後方。鈸麥手一下或幾下鈸滿一綽子,就順勢倒在左後方的網包裡。網包裡的麥子滿了,就堆成大堆,以便牛車來裝拉。農民在單幹時,為了節省人力,也有用一根繩子,把網包車系在鈸麥人的腰裡,″自拉自唱",省去了一個推網包車的人。麥勢長的好的地方,因為鈸一下就是一鋪麥,所以就不用網包車,直接把綽子裡的麥倒在了地上。一個技朮嫻熟的農民,一天可以鏺七八畝麥子,是用鐮刀割麥的四五倍,稱得上是一種割麥的神器了。
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一到收麥季節,為了搶收搶種,趁天突擊收麥,男女老少齊上陣,一字排開,互相比賽,個個鐮刀揮舞,張張綽子翻飛,構成了那個時代一道火熱靚麗的景觀。
但到上世紀七十年代末,就很少再看到綽子的蹤影了。這是因為綽子的應用是有侷限性的。
在過去,由於受品種和化肥短缺的影響,小麥的產量很低,肥沃的黃土地,每畝的產量也不超過二百斤。有經驗的農民,只要看看綽子鏺麥的情況,就能大概估算出小麥的畝產量。
如果用綽子鏺兩三次才能倒夠一鋪麥,那畝產量估計只有百把幾十斤;如果鏺一下就有一鋪麥,這就叫″一釤麥",估計產量可達每畝一二百斤。這在當時就是高產了。
綽子鈸麥,只能適應每畝二百斤以下的麥子,再好的麥子它就鏺不動了。後來隨著小麥品種的改良和化肥的供應充足,小麥的產量動輒千斤以上,植株又壯又密,用綽子就鏺不動了。再加上近年來聯合收割機的普及,綽子就更無用武之地了。
今天的年輕人,只有在農業的歷史博物館裡才能看到綽子的尊容。
2020年11月9日
圖片攝影:文軍紅
作者簡介
賈龍傑,1940年3月生,方城縣趙河鎮人。1957年方城二中初中畢業後,曾任民辦教師24年。改革開放後,於1981年考入南陽師專中文系。畢業後分配到方城縣第一高中工作,曾任中學高階語文教師、副校長;方城縣人大常委會第九、十、十一屆副主任。退休後於2004年被任命為方城縣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副主任至今。曾發表教研論文30餘篇。編印《關愛之路》、《啟迪心靈的金鑰匙》、《歲月滄桑》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