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
古人云“窮在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
在這個社會中,不僅是“顏值即正義”,更有“金錢即正義”,這是無法改變的人性與社會現狀。
尤其是在階級分化如此盛行的現代社會,想要擁有更多的資源,就需要用更多的事物來換取,要麼用大量的物質,要麼用權勢。
而錢無疑是99%的人窮盡一生的追求,常言道有錢能使鬼推磨,錢能解決生活中80%的麻煩與問題,能讓人有更多的選擇與享受。
同時也能惠及自己的身邊人,偏偏是這幾兩黃金讓世人為難,甚至讓人為此毀掉自己的一生,慾望與金錢成了無數人墮落的根源,而金錢更是放大了人性,放大了不幸。
對於富人來說,錢才是真正的身外之物,因為他們已經有了足夠多的錢,不需要再過度追求物質財富的滿足。對於本就物質財富匱乏的窮人來說,錢或許是他人窮盡一生也揮之不去的遺憾。
因為財物匱乏,他們要遠去他鄉謀生,背井離鄉,兒女也在留守環境之中長大,同樣也是因為物質匱乏,他們沒能讓生病的親人在第一時間得到最好的救治,而那些在富人眼中不起眼的小錢已經讓無數窮人傾家蕩產。
越是貧窮的人,越是不幸,這句話並不假,身處底層之中,有無數的骯髒與罪惡,而窮人像極了螻蟻,苟且偷生。
而他們的地位也極其低下,錢不僅代表著一個人的生存能力,也代表著一個人的社會地位,在這個時代中,錢成為無數人的追求,也成了無數人為之努力的目標。
縱然,錢定義的價值交換形式是無數人為之奮鬥的目標,然而它也過度的片面化地定義了一個人一生的價值。
從出生要喝奶粉再到最後閉上眼睛所用的棺材以及安葬費,錢這個字貫穿了人的一生,每天的柴米油鹽,每天的生活開銷,無一不需要錢。
只是一張紙,就足夠讓無數人瘋狂追趕。而這是時代的悲劇,還是有時代必須要經歷的環節,在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中,人有五種最基本的需求:生理需求,安全的需求,歸屬和愛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實現的需求。
每一種需求的實現都是層層遞進位制,而每一種需求的實現都無一例外地與財富掛鉤,就是算最低階的生理需求也要用物質做支撐。
可見,錢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一個人的生活質量與水平也與財富的多少有著直接的聯絡,越是貧窮的生活也很難締造出擁有健全的人格的人。
貧窮帶來的不幸是一環扣一環,物質的匱乏會帶來教育資源的匱乏,也會帶來醫療資源的匱乏,隨之而來的是子女上學沒有好的教育環境,父母看病遇不到專業的,權威的醫生。
任何稀缺的資源都需要用錢來換,而富人所擁有的稀缺資源也正是他們的運氣所在,他們能夠見識到更加廣闊的天地,他們能夠做自己想做的任何事。
在無數富人眼中,輕而易舉的自我實現成為了窮人不可逾越的高峰,不可追求的奢望,因為他們肩上壓著生活,有著無盡的壓力。
終其一生的溫飽需求都要用時刻努力的態度來換取,而能換取的有多麼微不足道。
無數人感慨理想與現實有著難以逾越的鴻溝,其實這個鴻溝能夠用物質填補,所謂的鴻溝不過是溫飽,不過是生存,生存之上才為理想,無可厚非。
而窮人就不幸在此處,生存不是生活,生存是殘酷的,而人的偏見也是偏激的,窮人不僅要承受物質匱乏帶來的現實生活中的寸步難行,還要承受他人的鄙夷與不屑。
他們的不幸是雙重的,有著生活上的難堪,也有著精神上的痛苦與無奈。
一檔名叫《窮富翁大作戰》的綜藝節目,更是刺骨地表露了富人與窮人的差距,並不是思維與認知存在著巨大差異導致了窮人一直難以翻身,僅僅是生存兩個字對窮人來說就字字千斤。
節目中的富人透過體驗下層勞動人民的生活來挑戰自己是否有能力由下層勞動人民逆天改命成為成功人士,很遺憾需求富翁都失敗而歸。
這其中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是,有位參與者感慨道,窮人根本沒時間思考理想,他們的生活已經被無盡的生存問題所包圍。
不可置否,每個人都有自我價值實現的需求,也都有著對社會的嚮往,而這無盡的繁華中若是沒有棲身之處,所有的自我價值與嚮往又該用什麼為支撐,為資本?
一切的好運也並不是憑空而來,所有稱之為運氣的東西還給或許都能靠錢來買。
貧與富是生存與生活,窮人是“活”,富人謂之“生”,對於無數用盡全力只為活著的人,又何苦投之以過度的鄙夷與不屑。
滿布塵埃與皺紋的臉,也能笑出對生活的豁達,貧窮或許限制了他們對生活的想象與享受,但是限制不了他們對生活依舊滿懷熱枕的心。
有的富人只有物質是富有的,精神匱乏得令人唏噓,有的人很窮,精神是富足的,像一座高山,在平凡之中屹立不倒。
韓寒在《我所理解的生活》寫道:中國的老百姓和小龍蝦很像,最能忍,最能扛,在什麼環境下都能生存。
而富與窮,真的只能用物質來衡量嗎?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 The End -
作者 | 湯米
編輯 | 前後黑白
第一心理主筆團 | 一群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
參考資料:Gabay, R., Hameiri, B., Rubel-Lifschitz, T., & Nadler, A. (2020). The Tendency to Feel Victimized in Interpersonal and Intergroup Relationships.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Collective Victimhood, 361–379.
微信公眾號:第一心理